全国政协委员、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风电行业应带头推进“碳中和” 填补绿色供应链标准缺失



在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共识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成为主流。风电、光能、水能的碳排放量远低于传统能源,具有更加明显的低碳排放特性。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金风科技(002202,股吧)董事长武钢的提案主要聚焦在保障“碳中和”目标实现、促进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等相关领域。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采访时,武钢表示,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用能开始带头践行“碳中和”目标,对于我国早日实现目标将有积极推动作用。此外,绿色供应链管理标准相关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将会加速推动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会鼓励更多企业开始绿色供应链的建设与管理,提升未来国际市场中我国风电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谈碳中和目标 多因素制约绿电消费 需加强顶层设计

今年全国两会,武钢提交了《关于推动绿电消费政策保障“30·60”目标实现的提案》《关于在全国推动“百千万”碳中和示范工程的提案》《关于优化碳排放认证机制,建设绿色零碳工业园区的提案》《关于推进解决碳中和进程中“用人荒”问题的提案》《关于风电行业助力碳中和财税政策建议的提案》等提案,并提出“尽快出台与配额挂钩的绿证强制认购机制”“构建百个碳中和绿色城市示范”“出台绿色用电的碳排放认定机制和核算办法”“加大风电工程专业人才培训及学科建设力度”“对风资源开发与地方产值税收进行松绑”等建议。

中国已经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被称为“30·60目标”。武钢表示,全球各国政府和广大民众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威胁认知越来越充分,各国都对碳减排高度重视,并且出台了很多相应的政策。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提出“30·60碳目标”,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总体目标已经明确,发展可再生能源有了更大的支持。

“吹响了中国能源转型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的一个集结号。”武钢认为,未来国家将以更大决心和力度加快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方向转型,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创造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和光明前景。

实现“30·60”目标,提高绿电消费是重要抓手之一。当前我国绿电的市场地位与其战略作用不匹配,风光电量并网占比不到10%,多地存在弃风、弃光和低电价市场化交易等问题以及不依照可再生能源法执行的现象,绿电认证标准缺失等问题制约了绿电生产和消费的积极性。

武钢建议,一是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确保绿电应发尽发,全额保量保价消纳;二是加强政府监督力度,禁止地方政府强制绿电低价交易的行为,放开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政策,落实隔墙售电政策;三是尽快出台与配额挂钩的绿证强制认购机制,并建立绿电消费认证标准,实施绿证交易与减税、贷款优惠、提升授信额等进行挂钩的激励政策;四是鼓励绿电企业使用安全自主可控的信息基础设施,充分使用、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武钢表示,对企业来说,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未来,企业可通过完善碳数据监控与披露,加强碳排控能力,提升碳资产管理水平三方面,加速推进企业的低碳转型,为实现“30·60目标”目标做好准备。

谈行业发展 缺绿色供应链自驱力 需填补标准缺失

从行业特征看,金风科技所处的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业是典型的离散型企业,供应链上中小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风力发电行业打造绿色供应链的关键是整机生产企业的参加和推动,通过核心企业提标管理,可使得上下游企业都纳入其中,打造绿色供应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行业的发展,武钢建议,风电装备制造业作为新能源的主力军,应尽快编制及发布绿色供应链管理标准,并且在行业内切实有效应用,加速全产业链绿色转型升级。

不过,目前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业自身的绿色转型步伐仍然较为缓慢,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标准有所缺失,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的认知和绿色电力能耗的驱动力急需提高,如何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贯穿供应链各个环节至关重要。

武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行业无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标准,仅有绿色供应商评价团体标准。此外,企业对绿色供应链认知不到位,缺乏驱动力。

武钢援引一份风电行业抽样调查数据表示,在123家零部件生产企业中,积极将绿色设计、采购、制造、运输等因素贯穿于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企业,占比虽逐年提升(2018:20%,2019:25%,2020:34%),但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起始状态或从未开展。主要原因为行业缺乏统一标准,风电开发商及主机制造商没有明确要求,因此企业缺乏开展绿色供应链的动力,缺少自驱力。




上一篇:财政部:2021年进一步支持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
下一篇:聚焦中国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