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或将全面放开生育,专家:即便放开,生育



东北或将全面放开生育,专家:即便放开,生育率下降也难逆转

2021-02-20 14:34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东北或将全面放开生育,专家:即便放开,生育率下降也难逆转

新京报讯(记者 徐美慧)国家卫健委官网2月18日消息,该委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时表示,东北地区可以探索全面放开生育限制,这一答复近日引发公众讨论。

对此,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副教授姚引妹表示,这一表态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生育政策包容性的一种体现。但与此同时,她指出,即便未来东北地区全面放开生育限制,也很难逆转生育率下降这一趋势。

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带来生育率的自然下降

国家卫健委在答复中表示,“经济社会因素已成为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

姚引妹表示,经济快速发展之后会促进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无论我国此前是否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育率都会降低。从国际看,发达国家经历的相关变化表明,生育率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下降,发达国家大多采取鼓励生育政策,但生育率依然下降。

从国内看,目前全国各省份生育率差异已其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出生率相对较低,附合世界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

她介绍,2019年,人口出生率大于13‰的地区有5个,分别是西藏、宁夏、青海、贵州、广西,这些地区既是少数民族地区,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另一方面,我国“单独”和“普二”生育政策的调整,生育堆积在短短几年时间基本释放完毕,说明生育政策的潜力基本完成,生育政策的调节作用有限。

实际上,经济发展就会让人们享受到更加完善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随着孩子养育成本上升,孩子的效用下降了。

而在社会的发展下,女性受教育水平增高,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在学业及工作层面,因此生育意愿比较低。

人口转变理论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生育率的自然下降,这一下降过程比较慢长,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则加速了这一过程,即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即人口的转变。”姚引妹说。

“低生育率,并非只有东北地区存在。”姚引妹指出,从整体来看,全国范围内的生育水平都较低。

此前,民政部部长李纪恒撰文表示,目前我国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

总和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按照某年的生育水平或生育模式,平均每位妇女生育的子女数量。姚引妹介绍,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要达到正常人口更替水平、保持上下两代之间人口的基本平稳,总和生育率一般要达到2.1,而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5以下,有学者把它叫作生育陷阱。生

生育率一旦下滑至1.5以下,回升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就有陷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姚引妹介绍,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国15-50岁妇女平均活产子女数为均小于1.07,各省份均小于1.5。

生育观念转变、生育意愿下降导致生育率降低

展开全文

国家卫健委在答复中表示,东北地区人口总量减少,折射出的是区域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社会政策等综合性、系统性问题。

姚引妹表示,区域人口总量的变化,受人口的自然增长和迁移流动人口变化的影响。

一方面,2019年,东北三省人口自然增长全部呈现负增长,即死亡率大于了出生率;另一方面,东北三省的人口流出较为严重,“东北人口是净流出的,不仅包括有劳动力年轻人,还包括老年人。”

国家卫健委表示,随着资源枯竭和国家产业升级转型,在东北地区,大批年轻劳动力无法在本地找到满意的工作,只能流向经济更好、工资更高的地区。

“年轻人就业机会减少自然会流出,几年来,东北三省经济增速靠后,意味着就业机会减少,年轻人很难留得住。”姚引妹说。

此外,姚引妹表示,除了年轻人外,东北地区的老年人也是在候鸟式流动,每到冬季,老年人向气候温暖的海南或广西等南方地区流动。

而针对东北地区生育率较低这一问题,姚引妹认为,除了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外,生育率降低还由于三方面原因:生育观念转变、初婚初育年龄推迟以及生育意愿的下降。




上一篇:勿拿高速当赛道,莫用生命开玩笑!
下一篇:中国人口大迁移:3000个县全景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