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竞争必然产生梯度差异 收缩城市应制定差异化战略



原标题:每经专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罗默:城市竞争必然产生梯度差异 收缩城市应制定差异化战略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7月15日~17日,第三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成都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就是“与世界对话,谋绿色发展”。论坛吸引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专家参与。

  “在过去我认为政府不要参与市场,但现在我认为政府应当更好地参与到整个城镇化发展过程当中,并且与市场作用有机结合。”7月16日,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罗默(Paul M.Romer)在论坛上表示,城市发展不仅要有市场经济和政府参与的结合,还要有良好的竞争和商业模型。

  在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表示,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长动能转换期,以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和出口为主的三大旧动能相继出现了减速,新动能的首选项应是大都市圈的城乡融合发展。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则认为,中国城镇化进程善于运用最先进的技术,比如网络支付、共享单车、网约车等新生事物的迅速推广,都是中国特色的经验。

  7月16日,第三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成都举行,现场人头攒动,众多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专家中,一位满头银发的学者成为大家争相交换名片的对象。

  他就是保罗·罗默(Paul Romer),纽约大学教授、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提出的“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受内生而非外生因素的驱动;对人力资本、创新和知识的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早前,罗默曾就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提出建议,应以城市为单位引入竞争机制。“如果一个行业中只有几家公司,该行业难以具有创新精神;但若行业中有100家公司且彼此竞争,就会有一些公司脱颖而出,取得巨大的进展。城市亦是如此。”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罗默进一步指出,一个城市能有多大,会有多强的吸引力,这是有一定限度的,但“我们并不真正明确这个极限在哪里”。

  因此对于类似于成都、武汉等正不断“生长”的城市,应继续扩大发展空间,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吸引更多的人,“城市越大,经济产出就越多”;而对于另外一些“不具有吸引力,正在萎缩的城市”来说,则应积极学习经验,并制定自己的差异化战略

  城市竞争:有的“增长”有的“萎缩”是自然过程

  近年来,从吸引企业到争夺人才,中国城市间的竞争态势不言自明。在激烈竞争中,不少大城市陆续迈入万亿级GDP和千万级人口城市行列——这和罗默的理论不谋而合。

  在罗默的眼里,竞争使一些城市“增长”,而另一些“萎缩”,是自然过程且无妨。这一方面是对“那些最成功、最具创新力城市的奖励”;另一方面,“这也能给其他城市,带来压力和效仿成功城市的动力”。

  “改革开放后,中国实现了史上罕见的国家经济增速。而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的增长,仍然可以期待。”在罗默看来,这源于中国仍处于城镇化的进程中,“成功的城镇化,将提高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

  而在城镇化过程中,罗默特别强调政府不可缺位:“过去我们过度关注市场的重要性,忽视了政府在此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求助】离子交换层析缓冲体系选择
下一篇:湖南:农业园区形成梯度建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