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戏剧课程为抓手 虹口构建青少年美育的高地、



  

以戏剧课程为抓手 虹口构建青少年美育的高地、

  这个暑假,虹口区一群热爱戏剧表演的学生过得十分充实——他们在专业话剧演员的指导下,紧锣密鼓地排练话剧《笔墨丹心》,用学生们的青春演绎讲述年轻烈士冯铿的故事。

  学生表演戏剧,在虹口区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虹口区充分利用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的优势和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积极推进“彩虹计划——人文涵养”工程。其中,“戏剧进校园”项目已先后推出《东方之舟》《赤子之心》《黎明之前》等原创高中生话剧。文教结合学生版话剧《鲁迅在上海》《青春之歌》等红色戏剧还作为2015年至2018年的“开学第一课”,公演20场,学生观演两万余人次。

  上海校园戏剧教育与应用中心主任张生泉教授说:“把戏剧课程建设与党的全面育人方针有机结合,与开学第一课的教学载体有趣结合,与青少年成长的特点有心结合,这种创新理念不仅在上海,在全国也是领先的。”

  开学第一课:力推学生成长的体验性平台

  旗袍长褂、黄包车、永安里、塘沽路……原创历史舞台剧《黎明之前》的排练、上演,将年轻的虹口学子带回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段荡气回肠的峥嵘岁月。作为虹口区“戏剧进校园”项目推出的第三部力作,该剧生动再现了周恩来、宋庆龄、史量才、茅盾等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人物。演绎这些角色的,是来自虹口区十所高中的45名学生。

  2019年暑假,《笔墨丹心》的创排也是虹口区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艺术的形式提升学生的爱国、爱虹口的情怀,是美育和德育相融合的实践探索。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左联纪念馆也即将整修完成重新开馆。《笔墨丹心》让学生体验感悟当时革命志士的高尚情操,加深学生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除了演职人员之外,虹口区十一所高中的高一至高三学生踊跃参与“戏剧进校园”项目的综合实践课程与活动,具体内容包括戏剧选修课程、“学生演员培训班”“虹口区高中生戏剧冬令营、夏令营”“走进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走进犹太难民纪念馆”“虹口爱国主义基地定向走访”“儿童剧、话剧、甬剧、诗歌朗诵会”“观看《东方之舟》《赤子之心》《黎明之前》《鲁迅在上海》《青春之歌》公演”“剧本创作小组”采风活动、“跟着国旗看上海”研学活动等。

  虹口教育始终坚持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文化”剧目的成功排演,使虹口区高中生们的“开学第一课”从教室延伸到剧场,也成为拓展高中生美育课程丰富性的有益探索。

  近年来,由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参与辅导的戏剧、朗诵、故事等项目在全国、市级各项比赛中获得23个奖项。全区高中学校推动高一年级将原有的美术、音乐课进行整合,形成“大艺术”课程,重新确立戏剧拓展课程的学习菜单,从而释放出一定课时,让学生在艺术教师和专业人士的双重指导下更好地投入作品创作、排演、实践。

  在此程中,虹口区各高中学校始终坚持通过美育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并作为美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探索多样化、特色化的课程建设,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内生动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戏剧课程让学生获得自信,提高了自我认知水平。北虹高级中学2012级学生邓逸萍谈及参加戏剧学习的体会时说:“我学着如何伸展身体、解放思想、表达情感。从一个沉默无言的女孩,变成一个擅于表现、表达自己的勇者。除了表演的长进,更多的却是明白了为人处世道理:谦逊有礼、换位思考……”

  戏剧课程让学生看到潜能,为有抱负的同学开启了一扇艺术大门。马云骁同学以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主持专业;刘天力同学荣获“上海市大学生话剧节最佳男主角”,目前在海外电影导演专业学习;吴佳玥同学在英国学习舞台美术;关尔立同学在澳大利亚进修戏剧教育专业……更多有志于献身艺术的学生崭露头角,成为文教结合工程的强大后备军。

  搞教研、育师资,鉴于目前学校无戏剧专职教师、区内无戏剧教学交流的现状,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牵头,率先在全市建立区域戏剧教研组,加强戏剧教育的统筹力度和规范标度。教研组通过专家授课、集体备课、难题解疑、公开教学等形式,指导教师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开展艺术教育活动。




上一篇: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 上海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下一篇:阻断网关突变可以防止脊髓灰质炎疫苗重新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