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IP间的相互转化,如何破解先入为主的刻板印



由沈月、陈都灵主演的电视剧版《七月与安生》将于今晚奏响青春序曲。

遥记得3年前,周冬雨和马思纯凭借电影《七月与安生》双双获得金马影后,金马影史上出现了罕见的“双黄蛋”影后。电影版《七月与安生》也成为2016年华语爱情片中的黑马。

如今改编自同一个IP的电视剧开播,自然免不了被拿去比较,再加上观众先入为主的印象,电视剧版《七月与安生》能否力压争议?70后导演和80后导演谁能更胜一筹?

影视IP间的相互转化,如何破解先入为主的刻板印

剧版《七月与安生》能否有突破?

电影《七月与安生》的成功,除了IP本身的影响力,周冬雨、马思纯的表演加持外,打动年轻观众的青春故事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影片聚焦于两个女生的成长,从懵懂无知到经历世事,安生和七月完成了自我成长。导演曾国祥也敏锐地在影片里把握住普通女孩在不同话语体系里的迷茫,《七月与安生》也成为商业电影中难得的清流。

影视IP间的相互转化,如何破解先入为主的刻板印

如今时隔3年,电视剧版《七月与安生》依旧是聚焦于青春期的友情、爱情和自我成长。

13岁的安生和13岁的七月,一个张扬似火,一个恬静如水,她们彼此吸引,成为对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朋友却胜似朋友,而这种平衡随着家明的出现被打破了,青春的伤痛、成长和蜕变,也随着成长的大幕一同被拉开。

剧版《七月与安生》在保留原著核心内容的同时,为丰富故事情节在创作中改编做了一些改变。监制安建曾在采访中表示,剧版《七月与安生》在创作中对人物关系做了改动,新增加了一些人物,对原小说做了较大的调整,使情感层面的互动更多。

在演员方面,尽管沈月、陈都灵本身具备青春气质,符合七月与安生的人物设定。但在表演层面,沈月和陈都灵能否带来惊喜,能否让观众眼前一亮,也是目前大家比较期待的。

影视IP间的相互转化,如何破解先入为主的刻板印

事实上,《七月与安生》之所以动人,是故事与观众有共鸣。安建认为每个人内心都住了另外一个自己,在青年时代,我们强烈地希望这个人能从脑海里蹦出来,出现在现实生活里。

此次创作中又是如何去处理七月与安生之间微妙的关系?在观众对电影版已经形成刻板印象的情况下,剧版《七月与安生》还将带来哪些突破?这些疑问不久将会被揭晓。

事实上,电影IP和电视剧之间的相互转化并不少见,《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重返二十岁》《合伙人》《爱情公寓》等作品均存在电影和电视剧两种不同的形式。

影视IP间的相互转化,如何破解先入为主的刻板印

影改剧,如何打破先入为主的印象?

观众对优质内容的迫切需求与编剧行业原创能力不足所形成的矛盾,也为电影和电视剧之间的互相改编提供了沃土。“编剧这门‘手艺’从文艺创造变成工业化生产,必然导致大量粗制滥造的‘快消品’诞生。”而这时候有着大量受众基础,且经过市场和观众检验的经典影视剧自然就成了电视人眼里的“最佳选择”。

观众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故事内容上的重叠,使得电影IP和电视剧之间的相互转化向来争议颇多,但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由姜文、巩俐主演的电影版《红高粱》豆瓣评分8.3,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

影视IP间的相互转化,如何破解先入为主的刻板印

时隔27年后,由周迅、朱亚文主演的电视剧版《红高粱》播出后颇受好评,先后获得国剧盛典年度十佳电视剧、华鼎奖百强电视剧第一名。

尽管剧版《红高粱》在对原著的改编尺度上有些争议,但制作水准、演员表现、内容呈现方面都算得上是电视剧中对上乘之作。

原著作者莫言也对剧版的《红高粱》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剧本对故事的讲述曲折、丰富、丰满,堪称精彩。还塑造出一群丰满的、个性十分鲜明的人物。

另外,成龙、金喜善、梁家辉主演的电影版《神话》豆瓣评分6.5。时隔5年后胡歌、白冰主演的电视剧版《神话》口碑过前作,豆瓣评分达到7.1。

郑伊健、郭富城版的《风云雄霸天下》香港武侠片中的经典,视觉效果、卡司阵容都很出彩,特效及制作在当时算得上上乘。但由于在影视化改编中对漫画中的内容进行了删减,断浪等角色被删除,尽管故事线更加清晰,但对看过漫画的观众而言,不免有些遗憾。




上一篇:江子晨:非美操作详解!黄金1424空单继续下看
下一篇:打通链路,转化数据生产力,汇通达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