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说课稿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说课稿

西安惠安中学  王春荣

摘要:说课是一个教师综合技能的体现。说课要说出教学目标的确定和依据;说课要说出情境创设,还要说出这样的情境创设的意图;说课要说出重点知识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方法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说课要说出难点知识,通过什么途径攻克重点知识;说课要说出一节课的亮点,是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是学生的思维拓展和意外生成?是知识的德育功能?是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等等。说课的对象是专家,所以要诚恳、真实、有高度、有新意。

关键词:生物教学  基因突变  说课

根据县局党员赛教安排, 2016年,我参加了户县一中承办的党员赛教展示活动,班级为高一(17)班,授课题目为: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这次上课是在一个新的环境下进行的,好氛围、好学校、好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的教学策略是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外延,二是自己主管德育工作,上课利用生物学课程特点渗透德育意识。上课感受颇多,现说课如下:

一、说教材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可遗传变异的两种类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本内容从宏观现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和直接病因入手,引导学生从分子水平上理解遗传物质是如何引起生物变异的, 既是对前面三章基因知识的延伸,也是对后面几章内容的一个铺垫,所以本节在整个必修二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

依据课程标准和本节内容确定本节教学目标为:一是知识目标:描述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定义,②举例说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特点和原因。③感悟和体会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进化中的意义。二是能力目标:①通过对概念的记忆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②通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③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补充,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师精心设计情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是情感目标:①通过生物变异的事例,增强学生对生物世界探究的好奇心及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②通过基因突变的诱因学习,指导学生远离垃圾食品、正确使用手机和电脑,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基因突变的特点学习,指导学生辩证的看待突变频率和突变个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原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本节课选择的教法和学法为:一是利用类比推理引导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三种情况。即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二是从宏观到微观的科学发现切入,诱发学生思考探究。即通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实例,从症状、直接原因到DNA分子的碱基对发生了变化,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基因突变的本质是DNA分子的碱基对发生了改变。三是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学习基因突变的原因时,引用癌症的病例,介绍癌症的形成是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然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指导学生远离辐射、亚硝酸盐等致癌因子。四是比较学习法。在学习基因重组时,可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进行列表总结,在对比中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说教学过程

1.创设英语听写过程,引入新课。我的方式是在生物课引入英语听写活动,即一个学生读英语句子,三个学生上讲台听写。教师点拨,字母相当于碱基,单词相当于密码子、句子相当于遗传信息,听写相当于基因复制等。三个同学在写的时候,有不同程度的错误,我随即引入基因突变。这样的引入会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出错。同时提醒学生,课堂学习的好习惯之一就是注意力的集中,学会如何聚焦的问题。

 2.自主学习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实例,推理基因突变的概念。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P80图片及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问题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症状和直接原因。老师通过讲故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20世纪初被人们发现的一种遗传病。1910年,一个黑人青年到医院看病,他的症状是发烧和肌肉酸痛。经过检查发现,他患的是当时人们尚未认识的一种特殊的贫血症,他的红细胞不是正常的圆饼状,而是弯曲的镰刀状。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病称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主要发生在黑色人种中,在非洲黑人中的发病率最高,在意大利、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和印度等地,发病人数也不少,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也发现有这类病例。最后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得出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概念、时间等问题。这样从宏观现象入手,推测微观分子变化,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3.通过类比推理,得出基因突变的具体概念。




上一篇:2020-2025年中国治疗艾滋病的基因工程重组药物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
下一篇:达安基因:核酸检测产品需求量大幅增长对业绩